Line Notify的替代方案?給你一個完整的分析。
Line Notify自推出以來,雖然其存在一些侷限,譬如無法自定義訊息格式,也無法對單一用戶傳遞訊息,但仍依靠著簡單易用和高穩定性,搭配著IFTTT服務,成為許多系統通知的愛用方案之一,走過幾年來的風風雨雨,正當大家都習慣Line Notify帶來的便利之際,Line官方突然宣布Line Notify即將停止服務,詳見LINE Notify結束服務公告。
那當LINE Notify結束服務後,原本這些用戶該何去何從呢?官方也推薦了使用Line Message API作為替代方案,詳見從 LINE Notify 轉移到 LINE Messaging API 發送更多樣訊息與輕鬆查找用戶 ID、群組 ID,文中也提到了一些基本串接;的確,LINE Messaging API依靠著每月有200則免費訊息的優惠,可以滿足許多極輕量用戶的需求,但這個方案,卻還是存在很多先天限制的,因為各個國家也有不同的市場使用狀況,即便LINE Notify用戶遍及東亞,卻還是需依不同狀況做出不同方案選擇。
以下我們針對在東亞普及的訊息服務,挑選了幾個常見的產品做介紹;
Telegram是一款免費、快速、安全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,支持文字、語音和視訊通話,並提供多種豐富的功能。它的特點包括端對端加密,確保用戶的隱私和資料安全;群組和頻道功能,讓用戶可以輕鬆與朋友、同事或追隨者分享資訊。Telegram也支持大型群組(最多可容納20萬人),還能進行文件傳輸、雲端儲存及自訂機器人等。無論是日常聊天、工作協作還是公共資訊分享,Telegram都是一個強大且靈活的工具。無論在手機、平板或桌面端,都可以輕鬆同步,提供跨平台使用的無縫體驗。由於其簡潔的介面和穩定的運行,Telegram迅速成為全球用戶喜愛的通訊工具之一。
WeChat(微信)是一款由中國科技公司騰訊推出的綜合性即時通訊應用程式,擁有超過十億用戶。它不僅支援基本的文字、語音和視頻通話功能,還集成了豐富的社交、支付和生活服務。用戶可以透過“朋友圈”分享照片和動態,與朋友保持聯繫;同時,微信支付功能讓用戶可輕鬆進行線上支付、轉帳及購物。微信的“公眾號”讓企業和媒體能夠直接與用戶互動,提供資訊和服務。此外,微信還支持小程序,讓用戶在不離開應用的情況下使用各種工具和服務,無需下載額外的應用。微信的跨平台使用方式(支持iOS、Android和桌面端)也使得它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數字工具。
LINE是一款由日本公司NHN Japan(現為LINE Corporation)開發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,深受亞洲各地用戶的喜愛。它不僅提供基本的文字、語音和視頻通話功能,還具有許多有趣的社交元素。用戶可以透過「貼圖」和「表情符號」來表達情感,增加交流的趣味性。LINE的「時間軸」功能讓朋友們可以分享照片、文章或日常狀況,並相互互動。除了即時通訊,LINE還提供LINE Pay支付服務,讓用戶進行轉帳、購物和線下付款。LINE的「官方帳號」讓企業能夠直接與消費者溝通,提供服務和推廣活動。LINE還有多樣的小遊戲和內容,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娛樂選項。支持跨平台使用,使其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一站式數位平台。
Zalo是一款越南本地開發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,廣受越南用戶的喜愛。它提供文字、語音和視頻通話功能,並且強調簡便易用。用戶可以利用Zalo與朋友、家人保持聯繫,或在群組中進行協作交流。除了基本的訊息傳遞,Zalo還支持豐富的多媒體內容分享,包括圖片、影片和語音訊息,並具有貼圖和表情符號功能,增添溝通趣味。Zalo的「ZaloPay」支付功能使得用戶能夠輕鬆進行在線支付和轉帳。此外,Zalo還提供公共帳號功能,幫助商家和品牌與顧客進行互動、推廣商品或服務。這款應用的簡單界面和高效能使其成為越南國內流行的社交平台,並逐漸拓展至國際市場。
Discord是一款專為社群、遊戲玩家和創作者設計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,提供語音、視頻和文字聊天功能。最初以遊戲玩家為主要用戶群體,Discord迅速擴展到各種興趣小組和專業社群。用戶可以創建或加入不同的伺服器,進行專題討論、協作或娛樂互動。每個伺服器內有多個頻道,支持文字、語音及視頻交流,並且具有靈活的權限設定,讓管理者能夠有效組織社群。Discord還支援各種機器人、遊戲串流和多媒體內容分享,讓用戶體驗更加多元。此外,它與其他平台的整合性也很好,方便用戶跨平台使用。無論是娛樂、學習還是工作,Discord都能提供一個豐富且高效的社交與協作空間。
Google Chat是Google推出的即時通訊和協作工具,主要面向企業和團隊使用。它整合了Google Workspace(前身為G Suite)的各種服務,讓用戶可以輕鬆協作和共享文件。Google Chat提供單對單的即時訊息傳遞,以及支援多達數百人的群組聊天,並支持直接在聊天中共享Google文件、Google日曆事件等。用戶還可以利用其強大的搜尋功能快速找到歷史訊息,並且支援任務分配和集成第三方應用。Google Chat還與Google Meet無縫整合,方便用戶一鍵發起視頻會議。其簡潔的界面和高效的協作工具,讓團隊能夠更輕鬆地進行項目管理和工作協作,是一款適合企業日常溝通的強大工具。
再來我們設定幾個情境,因為LINE Notify主要用在群組推送通知,所以這次受到影響的客群,我會鎖定在群組用戶,再來考量到我們這個群組會用到LINE Notify,大多是用來協作,或是需要告知一個大家都需要知道的訊息,因此我們假定對象是一個成員數1人以上的群組,故設定以下情境為:
如果一個成員數50人以上的群組,我們要用哪個方案好?
再來我們依照前述條件,來試算一下如果繼續使用Lne Message這個方案,會需要多少成本:
Line Message 統計 | ||||||
群組 | GROUP 1 | GROUP 2 | 各群組總計 | |||
統計 | 總計 | 月平均 | 總計 | 月平均 | 總計 | 月平均總計 |
訊息數 | 106 | 36 | 124 | 42 | 308 | 103 |
成員數 | 42 | 32 | 38 | 38 | 150 | 258 |
Line Message 訊息量(預估) | 4346 | 1116 | 4588 | 1554 | 8934 | 2670 |
參考原先50人的群組,我們把前述方案做了一些整理,考量Google Chat和WeChat的方案需要比較全面的訂閱,像是企業微信號,所以我們只列出收費機制比較簡單的方案:
方案 |
Telegram |
Zalo |
Discord |
Line Message API |
預估方案 |
無 |
Plan Premium |
無 |
高用量方案 (6000則) |
預計費用 |
無 |
$399,000 VND/month ($519 NTD) |
無 |
$1200 NTD/month |
介面和裝置 |
英文、俄文 |
英文、越文 |
中文、英文、越文 |
中文、英文 |
備註 |
|
|
|
|
Zalo比較側重在社群經營和用戶互動,這點和Line Official Account很像,詳情可見Zalo OA,因此他們的定價策略也是極為相似的,首先你需要一個Officoal Account,即便他可能是免費的,但是因為在社群經營互動方面,經營者面向的是海量用戶,所以身為一個服務提供者,費用的收入就會側重在訊息傳播渠道(群組)、訊息傳播數量(訊息數),但是對商家來說,在無論是Line Official 或是Zalo OA,可以拿到比較多的用戶交互資訊,以及相關統計,這樣的工具用在通路行銷是非常強大的。
相對的,Telegram則是維持在做訊息交換和傳達,即便群組號稱可以容納25,0000,但實際在用戶分析上,倒沒有太多著墨,而Telegram用在訊息傳遞上,是相當可靠且穩定的服務,另外Telegram短期內推出的加值服務,也是著重在個人加值,例如訊息貼圖等,可見短期內應沒有改變策略的跡象,唯一讓人比較難推動的,則是官方還不支援中文。
Discord的角色和Telegram其實頗為相似,只是除了訊息傳遞外,Discord更在意群組溝通,很棒的一點是Discord也支援機器人,也支援多國語系如中文,收費方案也是著重在個人加值,例如訊息貼圖等,短期內也沒有改變策略的跡象。
Zalo、Telegram 和 Discord 是三個不同的社交平台,且在定價策略和功能上有各自的特色。Zalo 比較注重社群經營和用戶互動,這與 Line Official Account 類似。Zalo 的定價策略強調訊息傳播的渠道和數量,並提供商家豐富的用戶交互資訊與統計數據,適用於通路行銷。而 Telegram 則以訊息傳遞為核心,雖然支持大量用戶的群組,但對用戶分析的功能並不強調,且近期的加值服務主要針對個人使用者,並未顯示有太大策略變動。Discord 與 Telegram 類似,但在群組溝通方面更加重視,並支持機器人和多國語言(如中文),收費方案也偏向個人加值,像是訊息貼圖等,策略也短期內不會改變。總體而言,這三個平台在功能和定價策略上各有側重,適合不同的用戶需求。
留言
張貼留言